Archive: 2024年 8月 20日

湖南常宁市–原书记员酒后殴打纪委书记被刑拘

湖南常宁市**原书记员酒后殴打纪委书记被刑拘
新京报快讯(记者 卢通)3月7日中午,湖南省纪委官方网站发布通报称,近日,衡阳市公安机关查处了常宁市**原书记员何朝庭蓄意报复纪检监察干部一案,其曾酒后无证驾车冲进市委大院,对市纪委书记实施殴打。此外,衡阳市纪委对该案背后涉及的常宁市监察委员会委员刘峰(常宁市检察院原反渎局局长)、常宁市**正科级审判员陈奇(常宁市**纪检组原组长)等人严重违反执纪审查纪律等问题严肃查处。
  酒后无证驾车殴打纪委书记
  通报披露,2018年1月24日15时许,常宁市**原书记员何朝庭酒后无证驾车冲进常宁市委大院,猛力踹开常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邹雄杰办公室房门后,殴打邹雄杰,并砸烂办公用品。
  随后,公安机关以涉嫌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和寻衅滋事罪对何朝庭实施刑事拘留,并移送检察机关**。对其之前强制隔离戒毒提前评估出所依法纠正,重新收戒。
  经查发现,何朝庭因吸毒于2010年、2016年两次被公安机关查获,并强制戒毒2年。常宁市纪委给予何朝庭**处分,并建议开除其公职。强戒1年评估出所后,何朝庭认为其被**和公职,是因常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邹雄杰坚持依纪依规处理的缘故,遂于1月24日借酒壮胆恶意报复、殴打邹雄杰。
  另据公安机关查实,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何朝庭还曾3次调戏妇女、寻衅滋事、恶意殴打他人,影响恶劣。
  相关人员及单位遭查处
  通报表示,在对何朝庭进行纪律审查期间,常宁市监委委员刘峰(系何朝庭妹夫)多次向常宁市纪委、常宁市**相关人员打探案情、打招呼说情,干预纪律审查,并将有关消息转达给何朝庭。刘峰还违反廉洁纪律,会同常宁市人社局正科级干部吴一匡(系何朝庭姐夫)送给衡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王良韬礼品礼金,获取何朝庭提前1年评估出强戒所。时任常宁市人民**纪检组长陈奇,收受吴一匡赠送的烟酒后,多次向刘峰泄露对何朝庭实施纪律审查的工作秘密。
  湖南省纪委随后通报了对相关人员及单位的处理结果。衡阳市纪委对刘峰立案审查,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将其调离纪检监察队伍;对陈奇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将其调离政法队伍。
  鉴于吴一匡积极配合调查,认错态度较好,衡阳市纪委责成常宁市纪委对其批评教育;鉴于常宁市**政工室主任廖三伢,没有及时落实该院党组作出的“关于何朝庭强制戒毒期间停发工资,只发生活费”的决定,责成常宁市纪委对廖三伢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指定派驻衡阳市公安局纪检组对王良韬另行立案处理。
  同时,鉴于常宁市**党组存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执行党组织决议不力、对干部职工疏于教育管理等问题,衡阳市纪委责令常宁市**党组向衡阳市纪委、常宁市委作出书面检查,切实加以整改,并予以通报。

湖南岳阳市委书记胡忠雄调任长沙市委副书记

湖南岳阳市委书记胡忠雄调任长沙市委副书记
2月2日下午,湖南省岳阳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肖百灵出席会议并宣布省委决定:胡忠雄同志任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不再担任岳阳市委书记;刘和生同志任岳阳市委书记。
  胡忠雄简历

  胡忠雄,男,汉族,湖南澧县人,1966年1月出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
  1986.08 西南政法学院政治学专业研究生
  1989.08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任教师
  1991.03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团委书记(副处)
  1993.02 挂职任双牌县政府副县长
  1995.06 冷水滩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1997.01 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
  2000.09 湖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
  2002.04 益阳市委副书记
  2003.11 益阳市纪委书记
  2006.09 益阳市委副书记、高新区工委书记
  2007.11 益阳市委副书记
  2011.01 益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
  2011.04 益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2015.05 益阳市委书记
  2016.12 岳阳市委书记
  来源:时刻新闻

湖南宣判一起会员逾万人传销大案 12人被判刑

湖南宣判一起会员逾万人传销大案 12人被判刑
新华社长沙2月3日电(记者陈文广)发展会员逾万人,开户总金额数亿元……湖南石门县人民**日前对一重大网络传销案公开宣判,一审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分别判处陈某等12名被告人1年6个月至9年不等**,并处罚金,没收赃款,同时追缴违法所得。
  **查明,2012年,陈某请人开发类似境外“SMI”网站功能的游戏积分理财平台,后称“GP7”平台,该平台以投资理财或者创业为幌子,以“积分只涨不跌,收益只赚不亏”为诱饵,诱骗社会公众有偿注册成为会员,然后发展下线,该平台按会员账户等级收取会员开户费、手续费、管理费、服务佣金,其实质是以虚拟数字产品“GP”为交易对象,通过虚拟货币“EB”模拟股票交易模式的虚拟平台。
  “GP7”平台为了大量吸引资金、发展新会员,设立直推佣金、对碰奖、辅导奖、分红奖激励老会员不断发展新会员,还设置了“强制卖出、回购积分”“等值7次循环配送积分”等交易规则,从中收取交易金额10%的手续费、2%的管理费以及服务佣金。截至被查处,“GP7”平台上线1051天,在全国各地设立服务中心82个,发展会员10112人,层级242层,开户总金额数亿元。
  **认为,12名被告人中,陈某系发起者、决策者和操纵者,其余人员有的系公司高管,负责管理财务、市场、宣传培训等事务,有的积极发展下线,对传销活动的实施及传销组织的扩大起到了关键作用,其行为均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遂在区分各自量刑情节的基础上作出上述判决。

湖南审结新司法解释首案:男子不背前妻两千万债

湖南审结新司法解释首案:男子不背前妻两千万债
周凌如 翁淑雯 黄峻峰 林利
  以前,夫妻一方欠下债务,不管另一方是否知晓,哪怕离婚了,可能都要承担这笔债务。1月17日,最高人民**发布《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防止出现不合理的“被负债”。
  18日上午,宁乡**适用该司法解释,审结了一起涉夫妻债务**的案件:周女士自行欠债2000多万,债权人**周女士及其丈夫,因债权人不能对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生产生活所负债务进行有效举证,故判决债务由周女士一人承担。
  据悉,这是宁乡**审结的《婚姻法》新司法解释第一案。
  2017年7月,长沙的林先生和父母陆续接到了催债电话,这才知道妻子周女士在外负债高达2000万元。林先生追问此事后,周女士提出离婚。这么多的债务谁来还?周女士还不上,林先生觉得与他无关,债权人将两人诉至**。
  1月18日上午,宁乡**根据最高人民**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依法审结了这起涉夫妻债务**的案件,当庭宣判林先生对其前妻周女士超出日常生活所负债务不承担责任。
  **审理查明,被告周女士和被告林先生原系夫妻关系,双方于2005年登记结婚,两人均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婚后两人生活居住在林先生的父母家,日常生活开销均由林先生父母承担。不知何时起,周女士在多家银行办理了信用卡且大额透支,又以**为由,以个人名义向历某等人借取大量债务,累积债务超过2000万元。
  自2017年7月起,债权人陆续向林先生及其父母追债,林先生及其父母这才知道周女士在外欠下大量债务。当林先生追问周女士,周女士提出了离婚,双方于2017年7月28日协议离婚。
  因周女士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历某以周女士所欠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为由**至**,要求周女士、林先生共同偿还债务。
  宁乡**受理案件后,恰逢最高人民**发布的《解释》生效。该《解释》第三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本案中,原告历某未能对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生产生活所负债务进行有效举证,**依法判决该债务由周女士一人承担,林先生对该债务不承担偿还责任。
  该案主审法官宁乡**民二庭庭长林利表示,新司法解释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有效平衡了债权人和债务人配偶一方的利益保护。在夫妻一方具名举债的情况下,尤其是大额债务,债权人主张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否则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债权人要加强事前风险防范,在形成债务尤其是大额债务时,要对债务性质加强识别,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解读
  会否出现夫妻双方串通转移财产、架空债权?
  “有人认为这个新的解释不再实行简单推定,无法杜绝夫妻双方串通转移财产、架空债权的情况,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长沙市雨花区检察院检察长、前天心区**院长马贤兴强调,从债的订立一开始就要求夫妻双方共同签字,夫妻事后转移财产的情况就杜绝了,既然共同签了字,就得共同负责到底。
  “俗语说得好‘莫打死了狗再来讲狗价’,也就是放债前要讲清楚,这是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是共同债务,就得共同签字。从法理上说叫遵循合同相对性原则,换言之,谁签字找谁要。这也就是规范交易行为,规范债权,建立源头思维,避免事后产生不必要的**。”
  未离婚或未分割共同财产,债务问题怎么执行?
  现实中还存在一种情况,如果**判决配偶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案子进入执行阶段,此时夫妻双方仍处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或共同财产尚未分割,怎么执行?
  岳麓区**民一庭员额法官肖必芳表示,在审判阶段,如果没有认定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进入执行阶段后,一般对夫妻共同财产也可以进行处理,但应当保留共有人的份额。如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房产,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对该财产进行拍卖,拍卖后所得价款的一半应返还给债务人的配偶。
  “这种情况下,对借款人执行时,是有一定难度,因为只能执行属于借款人的那一部分财产。”长沙市芙蓉区**研究室副主任钟健林表示,如果被执行人存在有财产而拒不执行的情形,甚至恶意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的情形,可以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罚款、拘留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制裁被执行人,敦促其履行判决义务。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智慧表示,在**执行阶段,实行“个人债务,个人财产偿还”。如果没有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只能申请执行登记在债务人自己名下的财产,执行起来可能存在以下难点:登记在未举债夫妻一方名下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债权人不能申请执行;未举债夫妻一方在执行中提出异议,提出登记在债务人名下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
  出借资金时要注意哪些具体事项?
  钟健林说,当向某个自然人出借资金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借款人身份的真实性。要求当面核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借条上的签名务必与身份证上面的姓名一致,务必由借款人本人当面书写借条,且需正楷字体书写清楚。
  注意借款用途。应要求借款人在借条中详细写明借款用途,不能笼统地表述为“**”“工程建设需要”等字样。用途非法的借贷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借款用途为夫妻共同决定和参与的事项,则要注意尽可能由夫妻共同在借据上签字。
  对于超出家事部分的借款,当发生**时,出借人则要尽可能搜集提供能够证明该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客观证据,达到足以证明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程度。
  此外,肖必芳提醒,债权人应尽量采用转账方式提供借款,如无法采用转账方式支付,应尽量保留债权人取款的凭证。
  来源:红网

湖南安乡一棉花剥绒厂爆炸致1死2失踪 多人被免职

湖南安乡一棉花剥绒厂爆炸致1死2失踪 多人被免职
2月3日下午3时10分左右,湖南安乡县大湖口镇新剅社区一闲置棉花剥绒厂发生爆炸事故,经初步调查,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失踪,事故发生原因及伤亡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事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急调度事故处置和善后工作。相关各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疏散围观群众,设置警戒线;勘察事故现场及人员伤亡情况,防止发生次生事故;开展事故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工作;控制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调查取证工作;开展死者及失踪人员亲属的安抚善后工作;对事故周边受损民房进行登记,并做好受损群众安抚工作。
  2月4日上午,安乡县委常委会研究,初步作出如下事前问责处理:
  1、大湖口镇党委书记罗洪,大湖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纯国,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大湖口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王祥,大湖口派出所所长赵洪峰,县安监局分管负责人、县安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彭春文先期免职,免职手续按相关规定程序办理。
  2、责成大湖口镇党委对大湖口镇安监站站长、大湖口新剅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免职处理。
  3、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坚决按照上级关于事故调查批复意见,依法依纪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会议还对全县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来源:安乡县人民政府网站

沃尔玛:商品标牌将台湾列为“国家”系员工疏忽

沃尔玛:商品标牌将台湾列为“国家”系员工疏忽
原标题 沃尔玛官微道歉:商品标牌将台湾列为“国家”系个别员工工作疏忽

  [环球网报道]前段时间,包括万豪等部分外资品牌将中国台湾标注为国家的问题频发,引起广大网友愤慨。在这些品牌认识到错误并陆续道歉和改正后,有一个企业再次试探中国人的底线。
  3月16日下午,网友@公益之星爆料,称在北京沃尔玛昌平东关店发现,竟有商品被标注“原产国台湾”。
  沃尔玛中国官方微博16日晚上23时30分发表致歉声明,称事件起因系“当地该门店个别员工工作疏忽,将个别商品标牌上台湾列为‘国家’”,沃尔玛已经立刻责令门店立即纠正错误,并重申其一贯尊重并支持中国的**及领土完整的立场。

  声明如下:
  沃尔玛一贯尊重并支持中国的**及领土完整。对当地该门店个别员工由于工作疏忽,将个别商品标牌上台湾列为“国家”这一严重错误,我们表示由衷的歉意,并且已经立刻责令门店立即纠正错误。我们再次重申,我们绝不允许任何蓄意共产党中国**及领土完整的行为,我们也绝不会以任何形式鼓动这类行为。我们深刻意识到这次错误的严重性,对于所有信赖和信任我们的顾客以及所有人造成的感情伤害,我们再次深表歉意。
  对于该事件我们将展开深入调查,严格审查门店标牌、标签的审核流程,加强员工培训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沃尔玛深耕中国22年,并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肩负社会责任感,与10万名中国员工一起通过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帮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汾渭平原地区首次被列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汾渭平原地区首次被列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央广网北京2月4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怎么打?昨天(3日)闭幕的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给出了方向。作为“大气十条”目标任务完成后环保系统最重要的会议,它的关键议题之一,就是今后大气污染防治该怎么继续推进?环保部表示,到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成。那么未来的蓝天保卫战,要怎么打?怎样赢?
  环保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相比2013年下降了22.7%,三大重点区域中,京津冀细颗粒物(PM2.5)浓度五年下降39.6%,珠三角PM2.5浓度已经连续稳定三年达标。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成绩背后,更要看到“大气十条”所确定的污染治理措施方向正确,效果正在加速显现。京津冀及周边清理整治涉“大气”散乱污企业6.2万家,淘汰燃煤小锅炉5.6万台,削减散煤消耗量1000万吨,京津保定廊坊上万平方公里区域基本实现了散煤“清零”。
  污染防治加速布局的这几年,也是我国环境法治保障进一步强化的时期,去年全国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23.3万件,罚没数额达到115.8亿元,违法成本提高,也遏制住了企业曾经的肆意排污行为。
  但“大气十条”任务的圆满收官,显然还不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终点。即便去年北京PM2.5浓度降到了“京60”目标之下,达到58微克/立方米,但相比国家二级优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仍超标6成以上,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不到三成。而与大气环境质量息息相关的煤炭,现在仍占到我国能源消费的60%左右,公路货运快速增长带来的超标大货车排放也愈发严重。
  未来打赢蓝天保卫战有没有路线图?李干杰透露,目前正在制定三年作战计划。首先会继续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地区为重点,强化联防联控措施,重点区域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散煤“清零”。这是汾渭平原地区首次被列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西安、临汾等城市都将涵盖其中。
  李干杰强调,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上三角、汾渭平原地区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稳步推进成渝、东北、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其他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各下降3%。
  根据此前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透露,河北等地已经开始编制实施冬季清洁取暖三年规划,将进一步压减散煤消耗。
  此外,要确保公众的“蓝天幸福感”明显提升,也必须将目前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有效举措进一步强化。
  李干杰表示,2018年,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时,全面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
  此外,今年环保部还将开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李干杰透露,污染防治攻坚领域,也将加大督察力度。中央环保督察非常有效,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甚至是一些重点部门,开展专项、机动式的督察,这非常有必要。另外,重点区域和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察,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专项行动也要务求落地见效。

汽车工业协会:关税降是机遇 有底气放宽股比限制

汽车工业协会:关税降是机遇 有底气放宽股比限制
来源:中国之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提出,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并显著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有汽车业业内人士将之称为“平地一声雷”。
  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随着改革开放大门打开,中国的车企大都选择了中外合资的道路走下去,随之诞生了东风本田、上海大众、一汽马自达,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汽车合资品牌。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车领域究竟如何扩大开放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给放宽汽车行业准入定下了调子,提出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说到合资股比,就要从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说起,在那版政策中设置了车企外资持股比50%的上限,并且明确规定,“外国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家以上合资合作企业”。在2004年版、2009年版汽车产业政策中,也都延续了以上两项限定政策。
  资深汽车行业观察员李洋:“最主要的是利益的分配,因为谁占的股比多,谁分得的合资企业的经营收入的利益就多。其二,关于话语权,如果我们处在控股地位,未来的在生产经营中肯定是中方大事小事说了算。”
  其实,过去十年以来,汽车行业内部一直在讨论究竟是不是应该开放合资股比限制。2014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只有股比放开,汽车行业才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实惠。”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 杜芳慈表示,之所以现如今我国选择进一步开放汽车产业,正是因为我国已经发展起一批自主品牌,有了进一步开放的底气。
  杜芳慈:“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和改革开放初期,包括94年产业政策制定时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第二个就是国外的企业,几乎是个汽车厂都在中国有了合资企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一步开放,已经具备了条件,而且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所以我们有底气做股比开放政策的制定。”
  除了汽车股比之外,习主席在10号的演讲中明确,今年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
  纵观世界,日本汽车进口是零关税,美国是2.5%,韩国是8%,欧盟是10%,而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分别为60%、35%和33%。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我国针对汽车进口关税也有一份明确的下调路线图和时间表。根据此前公开的数据,我国汽车进口关税从入世前的70%至80%,下降至目前的25%,这一数字也是乘用车最惠国平均税率。
  进口汽车、合资车、自主品牌车,曾经三分天下的格局将迎来大变局?
  一直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中呈现进口汽车、合资车、自主品牌车三分天下的局面,那么,关税的下调势必会导致进口车价的降低,这是不是会对合资车、自主品牌车形成一定的压力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徐海东认为:“对中国自主品牌肯定是有冲击的。比如说关税直接降低,就意味着进口车它会以更低的价格进来。就会相应地传导到合资企业的产品也降价,同时最后会挤压到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也就是说中国自主品牌的利润可能会更低,那么我们发展起来可能就会更有难度。”
  不过在杜芳慈看来,之前入世之时也曾有人表示我国汽车行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但事实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市场。因此,他认为,开放股比和关税降低将给中国车企一个走向世界最前端的机遇。
  杜芳慈:“当年我们在WTO谈判的时候,当时提出了一个分析,说我们中国入了WTO以后,就会有两个行业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一个是汽车工业,一个是农业。但是事实证明中国的汽车工业不但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而且现在变成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市场,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所以我就觉得开放,包括开放股比既对我们有一定的压力,有一定的挑战,也是我们的一种激励,也需要我们中国自己的企业抓住这个机遇,迎难而上,使自己走到世界最前端的一个机遇。”

汶川震后十年-新城镇拔地而起 博物馆停在十年前

汶川震后十年:新城镇拔地而起 博物馆停在十年前
遇难者头像浮雕
敢死队30勇士出发前喝壮行酒
 地震灾区现场拉回来的钢筋制作的汶川大地震的形式图
  这个博物馆里大大小小的摆钟、座钟、闹钟的指针都停在了14时28分,十年间没有走动过。
  10年来,“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昔日连片的板房挨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新城镇,以及蹒跚起步的新生活。地震的痕迹越来越淡,但在成都市建川博物馆的一角,“汶川大地震博物馆”还固执地停留在10年前的模样。
  落地式大摆钟被震到地上,碎成了三截;挂钟的电池不知摔到了何处;闹钟灰不溜儿的看不清数字,像是刚从瓦砾里刨出。
  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的食堂菜谱也停在了5月12日,那天的早饭是稀饭、包子和馒头,余下的表格空白一片。前几天的菜式丰富些,食堂师傅做了麻婆豆腐、土豆丝和酸辣粉,师傅还把豆腐写成了“豆付”。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一开始只想抓紧时间搞一个展览,留下记录。他派出了博物馆几乎全部男性馆员,每日往返灾区收集运送文物。
  谁也没想到,文物越来越多,运输用的中巴车换成了吊车和卡车,属于很多个体的伤痛和回忆被运往此处。最后,建川博物馆辟出了3000余平方米,装下有关地震的记忆。
  开馆10年了,逾百万观众到访这里。有人沉默驻足,有人平静地复述自己在地震时的经历,有人只匆匆走过不愿抬头,有人望着文物掉泪,还有人陆陆续续给博物馆送来文物。
  有工作人员说,有关地震的记忆如果不妥善收集保管,也许只能存在几天、几十天,但在博物馆里,它们能保存十年、百年甚至上千年。
  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地震时发生了什么
  博物馆参观的必经路上,有一条通道,脚底是透明的玻璃。需要低头才能看到的展示柜里,放着灰扑扑的温水瓶、缺了电线的电饭煲、烂了扇叶的电风扇、破烂的箩筐和脏到看不清颜色的餐盒。它们都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从灾区徒手带回来的。
  对建川博物馆讲解组组长刘小敏来说,认识“汶川大地震”可以从她的讲解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强烈大地震,震中烈度达11度……”开始,也可以从这条通道开始。
  比起数字和专业词汇,她更愿意让观众看到地震发生时一个个家庭、个体的遭遇。
  映秀镇的牛眠沟村藏在山坳里,地震发生时,十几户人家、整个村落以及整个山沟几乎被填平。外乡打工的人归来时已找不到家乡,他们最后找来一个木牌,用粉笔歪歪扭扭地写上“安息吧,亲人”几个大字。
  那块木牌如今就卡在博物馆的墙壁里,不远处放着黑色的裹尸袋。
  博物馆工作人员还从灾区拉回了一个“家”。断壁残垣里,预制板摇摇欲坠。家里一堆废墟,门框斜了,墙壁脱落。吊车把砖块和碎片一点点拖回了博物馆,再由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复原。
  每到此处,刘小敏会轻轻地说:“这个预制板、这个门框都是从现场带回来的。”
  “我们不说话,让文物自己说话。”刘小敏说。
  刚来博物馆的时候,刘小敏20岁出头,她一度抵触讲解地震博物馆,那些讲解词和文物让她“包袱很重”,地震时,她从新闻里看到的沉重的东西太多了,这个四川姑娘不愿再回忆那段日子。
  她已经一点点忘记了帐篷和板房,逐渐尘封了地震时的无助和绝望,慢慢开启着新的生活。只是,在讲解间隙,她会突然问自己:“活着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幸福,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可那些死去的人呢?他们活该倒霉吗?”
  刘小敏坚持在这里讲解了整整8年。
  在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肖波看来,这样的坚持是有意义的。“有一些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但很多人会选择性地忘记。”他认为,不管是好的坏的、快乐的伤痛的历史,“博物馆都应该尽可能去保存一段完整全面的历史”。
  10年前,建川博物馆库房工作人员张体军,选择了奔赴映秀镇等地去打捞这段有些伤痛的历史。
  这个四川汉子始终忘不了他在映秀镇看到的景象,瓦砾堆成了山,他不敢从那些“山”上跨过,因为总觉得废墟之下还有生命。他穿梭在余震和废墟之中,把车牌、火盆、旱冰鞋、笔记本带了出来。
  那些灾区老乡的脸彻底失去了神色,“像莽子(四川方言,傻子的意思,记者注)一样,你喊他都没有反应,就是所有东西都失去了的那种感觉。”
  余震随时会来,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真的“交代在灾区”,但他确信,如果能拿多一点,再多拿一点,对那些深埋废墟之下的生命来说,也许就不算失去了所有。
  建川博物馆的男性工作人员白天到灾区收集文物,夜里,女性工作人员就扎堆一起为文物消毒、登记编号、上架再写陈列大纲。博物馆工作人员黄毅还记得那段加班加点的日子,她摸过黑黢黢的裹尸袋,也给碎成几截的钟摆和电器消过毒。有时候,一群人埋头整理着,突然就有人抱着一个笔记本小声地哭了起来。
  短短几十天的时间里,他们收集整理了上万件文物。
  博物馆学者、曾任辛亥革命博物馆副馆长的宋亦箫教授,看到了灾区文物背后的意义, “一方面是地震和防震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则是铭记并极力避免**在地震中所造成的不应当有的灾难”。
  当成堆的文物摆到博物馆里时,建川博物馆副馆长吴宏远就决定了,展览要抛弃宏大叙事,回归时间顺序,只用文物告诉观众地震时、地震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给展览取名——“震撼日记”。
写着“安息吧,亲人”的木板
灾区场景再现
静止的挂历和时钟
  一次次地克制情绪,但从没压抑住
  书写这本“日记”原则只有一点——要快。一开始,张体军在瓦砾里能发现遍地的文物,后来,该清理的清理、该焚烧的焚烧,他们肉眼所见的文物越来越少。
  碰上被砸烂的汽车,张体军和同事就使蛮力,从螺丝处把焊上的车牌掰下来。回来时,顺手再捎上压得比笔记本还要薄的点钞机。石雕碎了他们抱起碎块就跑,不远处的废墟堆上还有人一边哭,一边徒手试图刨开瓦砾。
  一次,他乘坐的车辆在山间行驶时,余震突然袭来,同车队的第五辆车被砸中,张体军眼睁睁地看着,滚滚而来的石块瞬间吞噬了一台车。
  他会半夜突然做梦吓醒,感觉地震又重新发生了一次。父母后来才从电视里得知了儿子的动向,老两口也不敢说他,只拐弯抹角地求儿子一定注意安全。
  10年过去了,张体军很少回忆这些细节。
  博物馆开馆的那天,他负责把文物从库房送到馆内,一度累到“脚都迈不开、人也坐不下去”。自打那之后,他就不怎么愿意进馆了。
  “感触太多了,这个事情你没办法用正常的思维去面对。”这个70后男人眼眶有些红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还是个心结”。
  他很清楚自己不敢走进博物馆的原因——太真实了,真实的一面也许是力量,另一面则是沉重的包袱。
  博物馆的入口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几个大字是用钢筋编织而成的。那些钢筋都来自地震灾区损坏的房屋。它们中的很多根,张体军亲手摸过、搬过。
  讲解员赵紫荣也不愿轻易走进地震博物馆,尽管,她来这里工作不到一年,还只是个24岁的四川姑娘。10年前,正在睡觉的赵紫荣被同学拉出宿舍,傻愣愣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当她从收音机电视机断断续续得知灾区的消息时,眼泪就停不下来了。
  “我没办法做到心平气和。”有时候听身边的四川游客说起灾区的事情,赵紫荣就在一边强忍眼泪。
  一个游客指着博物馆墙壁的灾区实拍照片说,自己跟随单位前往灾区救援,废墟里传出隐约的呼救声,他们跑过去,隔着缝隙给幸存者传递食物,鼓励幸存者等待救援到来。话没说几句,余震突然来了,废墟一阵响动,那人的声音越来越弱。
  最后,声音消失了。
  同行的女性哭了,赵紫荣的眼泪也跟着掉。
  “就是一次次地克制情绪,但从没压抑住。”这个年轻的讲解员用这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工作。
  这个90后姑娘说,许多游客在参观地震博物馆时,听过一两个文物介绍后会要求她“快点讲完”。等走过出口的拱门时,阳光洒下,游客突然生硬地转换了话题,她在一旁默默听着也不打扰,她能看出来,“他们都是有感触的”。
  也有人听到她介绍地震博物馆时,会硬生生挤出一个笑容,“地震就不看了吧,我们都经历过的。”
  检票员胡燕理解那些在入口停下脚步的人。她记得,很多人参观后走出来时面容很平静,但平静之下又有些忧伤,“毕竟过去十年了啊”。
  更多的,是“百分之七十的参观者”愿意走进这个博物馆。据胡燕统计,平日博物馆每天都会有三四百名参观者,节假日这个数字会飙升到好几千。
  肖波属于那百分之七十。这位博物馆学者很珍惜这栋3000平方米的建筑,“它给了我们一个空间,力求展示真实,可以讨论甚至争论有关地震的一切”。
  “博物馆该做的,就是无限逼近历史的原貌。”他并不担心过于真实的“文物”会让观众望而却步,事实上,“观众接受了这里,一参观就是10年,他们的选择说明了一切。”
  肖波想到了位于瑞士日内瓦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部,那里的展览甚至称得上“恐怖”,但来参观的观众依旧络绎不绝,“观众有选择的权利,他们选择了勇敢接受那些伤痛的历史”。
  刘小敏能轻易地分辨,那些来地震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是否曾和地震产生过关联。曾经的志愿者、幸存者、亲历者、援助者,一旦来到这里,大多会静静地盯着不同的文物驻足观看,刘小敏准备开始讲解,有人扭过头摆摆手,轻声说:“别说了,我都知道。”
  不是所有人的明天都会到来,所以,要去做想做的事,要好好地生活
  从业8年,刘小敏坦承,一天要绕着地震博物馆讲上好几次,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她的情绪也好像一点点熬干了。
  但她始终没能离开这个岗位, “困”住她的是一段关于球鞋的故事。
  一次,她带着一群游客参观博物馆时,有人突然在照片墙前停下。照片里,一个母亲正在给遇难的孩子穿上球鞋。游客说,这个孩子一直想要一双耐克的运动鞋,可家里并不富裕,妈妈死活不同意,母子俩为这事儿还吵了一架。
  后来,孩子在地震中遇难。下葬前,母亲哭着给儿子穿上了一双崭新的耐克球鞋。
  “他妈妈一定很后悔吧。” 刘小敏已经是一个男孩的母亲了,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感同身受”。
  她接待过很多来自地震灾区的中年人。她一度以为,会在这些脸庞上看到永远褪不掉的伤痛,可相反,许多逐渐苍老的中老年人面容平静,一路跟她絮叨着家长里短。
  一位阿姨说,自己以前活一辈子就是为了挣钱养活一家人,买房买车,再供子女读书、结婚、生孩子,像一个轮回。但现在,“看开咯,人这辈子好短哦,哪个晓得明天会发生啥子事情,所以要去做想做的事情哦。”
  博物馆的一角放置着曾任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的遗物。10年前的地震夺走了冯翔年仅8岁儿子的生命,震后,冯翔走上了抗震救灾的一线,终日奔波忙碌。但熟悉他的人士说,冯翔一直未能走出丧子之痛的阴影。他写了无数纪念孩子的诗歌文章,却没能捱过一年。2009年4月,他在家中**。
  有游客说,自己能理解冯翔为人父母的痛,也有游客说,冯翔恨的是没能保护好孩子的自己。这些说法都无法考证了,刘小敏唯一能确定的是,几年后的夏天,在北川新县城,夜幕低垂,散步的人陆陆续续走出了家门。
  一切看起来都和过去没什么两样。只是,那些三三两两的人群里,有许多人都推着婴儿车。
  “他们不是要忘记曾经的孩子,再生一个孩子,是要把曾经的遗憾弥补回来。这些新生儿是希望、是美好。”她说。
  刘小敏觉得自己也变了。过去的她有些“愤青”,凡事都要追求“公平公正”,但现在她觉得,“人活一世,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分对错。”这个年轻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她不热衷于报班,也从不拼娃,只盼望儿子“健健康康地成长,做个平凡人就好”。
  博物馆的角落里并没有这样浓烈直接的表达,但张体军一直觉得,每一件文物看着看着,都会生出这样的感受。
  2008年5月31日下午,**某陆航团92734号米-171直升机在执行运送受伤群众任务中,因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于14时56分在汶川映秀镇附近失事。经过近10天的搜寻,失事的飞机残骸在映秀附近的深山密林中找到,5名机组成员和13名群众全部遇难。
  一开始,机长邱光华的飞行日记被运来了,封皮上几个大字还勉强清晰,里面已是焦黑一片。运送人员告诉他,日记是在一堆黑色的残骸里找到的。
  之后的日子,飞机的残骸和机组人员的工作及生活用品陆续被运送到了博物馆,有头盔、照片、勋章。
  张体军慢慢拼凑起了这群军人的模样,“越想越难受,生命就这么戛然而止了。他们本该有光明的前程啊。”
  地震发生那年,他是个有十岁出头孩子的父亲。在一堆飞机残骸面前痛哭的张体军,一点点想通了博物馆开设的意义,不仅仅是要警醒要反思,更多是要唤起无数颗感同身受的心,重拾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一位博物馆专业的研究生说,现在的考古学和博物馆学追求的都是“透物见人”,但实际上这也是博物馆最难做到的,“仅凭文物讲出来的故事终归缺少一点真实性和感染力,很难和观众的生活联系到一起。但地震博物馆毕竟仍然残留着使用者的信息,还保留着生者对这些物件的记忆,我想,这些对观众的触动都会更深”。
  飞机残骸和飞行员的随身物品,如今摆放在博物馆二楼的一处尽头,这里也是赵紫荣一定会带游客来参观的地方。
  大多数时候,参观博物馆的学生很少开口,但出了博物馆有学生发一条朋友圈:“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人,活着就是最好的”
  在30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里,有关灾难的痕迹无处不在。吴宏远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一开始博物馆只是想尽可能多地保存文物、留下记录。可后来到了灾区,他们发现,博物馆想带回来的东西太多了,绝不只是断壁残垣里的遗物。横幅标语、志愿者穿过的衣服、医院的白板、军人的请战书,他们都想保存起来。
  在他看来,这些东西也是一面镜子,它们的存在反映了地震的另一面——比如,绝境中生出的希望的力量,比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的力量。
  刘小敏总能听到一些游客讲起自己劫后余生的经历。有人看着一些参与过抗震救灾的军人的物品,就会忍不住摸心口,“要是没有这些人,我可能活不下去了”。
  听的次数多了,刘小敏忍不住去捕捉更多的细节,地震时灾区通信交通中断,一群老百姓在绝望中迎来一次又一次余震,而足以支撑他们不垮掉的,可能也就是从天而降的军人了。“就跟渴了很久的人终于盼来了水源。”刘小敏说。
  那些劫后余生故事的后续往往伴着眼泪。博物馆展出了好几双手套,其中一双的主人是**某部队的战士,那双手套已经磨破了,上面混合着黑色、红色、褐色的痕迹,旁边的介绍只有寥寥一句话,“这双手套曾经参与清理过废墟100多方、抢运粮食5000公斤、搭建板房245间”。
  一双来自四川本地部队的手套也被安放在博物馆里。那双手套的故事复杂些,年轻的战士寇小凯为了营救一个5岁的小男孩,先用铁铲将水泥块掏出后,再徒手刨,手套很快磨破了,他取下来继续刨。
  他赤手刨了4个小时20分,指甲盖最后被掀起,血和水泥灰结成血痂,一部分结在了手套之上,把棉麻的手套染成了黑红灰相间的颜色。
  刘小敏很清楚这一切的原因。一位叫吴利的战士在纸上曾写下:“我看到有一名战士抱出一个孩子来,当时还有呼吸,但过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这美丽的人生,这么小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我最想做的就是能多救一个人。”
  博物馆的角落藏着太多这样的文物,它们不显眼,看起来也脏兮兮的,但刘小敏知道,这些东西能让博物馆承载更厚重的意义。
  有博物馆学者认为,地震博物馆在中国当下,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这类真实记录“当下遗产”的博物馆,是一面不折不扣的镜子。
  刘小敏能准确找到藏在一个拐角的勇士壮行酒碗碎片。那时,部队30余名军人共饮壮行酒,准备奔赴因山体坍塌造成的“孤岛”营救。他们喝过壮行酒,酒碗碎了一地,建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这上百块碎片一块块地捡了回来。
  碎片的隔壁住着另一个故事,这场营救的敢死队队长给妻子留下了一封手写遗书,“老婆:明天我要带队到小龙潭接受搜救任务,如果我牺牲了,不要难过,将来等我们的孩子长大,告诉他(她),他(她)的父亲是一名军人!照顾好父亲,保重!”队长的妻子那时已经怀孕了,但这个父亲来不及守着孩子出生。
  “这些当兵的娃娃好多也才十七八岁,他们也没经历过这些事情,但这是他们的职责。”张体军看着碎片叹气,“在父母眼中,他们也是小孩子,却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经历这些。”
  博物馆里保留下了当年部队使用的冲锋舟、请战书、防止迷路系在树上的红布条、打给酒店借桌子的借据,以及政府手写的加急文件、企业的捐赠支票单和物资,甚至老知青订制购买的蚊帐。
  一开始,工作人员撕抗震救灾标语时,还被军人抓过。樊建川曾对人回忆说,后来解释了目的,对方同意让他们把用过的标语尽数撕走。
  博物馆还保留了从灾区带来的纸条,被营救的老百姓拜托军人寻找自己的亲人,他们留下了自己的电话,无一例外地,会在纸条最后加上一句,“茂县家人都很安全”“你的弟弟xxx一家平安”“一切都好”。
  四川省中医院骨科病房地震时立起的签名白板也被拉了回来,有人在上面写“今日我们共同祈祷”“感谢志愿者为伤员做的一切”“四川湖南是一家”。
  “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八个大字写在了白板的最上方。
  张体军说,他最难忘的是一张比“V”的照片,照片的主人公是地震中被埋150小时后成功获救的虞锦华。双腿高位截肢后,她冲着镜头露出了笑脸,还用右手比了个“V”,一旁的医护人员也笑了,用戴着手套的手同样比了个“V”。
  “如果是我自己经历了这些,我可能接受不了。可是看看这些照片,你又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张体军笑了笑,“人,活着就是最好的。”
  这本“日记”写了10年依旧未完待续
  博物馆正式开馆那天,是2008年6月12日,离地震发生过去了整整一个月。
  整个展览都仓促极了,布展是临时设计的,甚至还没来得及给文物写解说词,可张体军还是惊呆了,他们没有做任何宣传,汹涌而来的人潮却把他几乎逼到了墙根处。
  不一会儿,啜泣声就冒出来了。隔得远远的,彷佛被传染似的,张体军和身边素不相识的游客都小声哭了起来。
  哭声中,突然有人笑了起来,用方言戏谑道,“你们咋回事,咋个博物馆到处都是酒香哦?”
  入口处摆着一座酒厂送来的瓦砾碎片,工作人员那几天太忙了,忙到没有留意碎片上都沾满了酒香。地震时酒瓶碎了,酒洒了一地,而气味还一直萦绕其中。
  展览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为文物一一撰写解说词,灾区民众也找上了门,有人看了他们的展决定把逝去亲人的遗物捐来,就这样写写新词又添文物,过了好些日子。
  张体军记不清楚后续文物的捐赠持续了几年。后来,很多民众送来了许多遇难者的照片,他们在出口不远处给几百名遇难者做了面部的浮雕。
  关于博物馆文物的故事还在继续。有媒体披露,开展前两小时,获悉办展消息的机构和人员还在送来自己的物品:武警部队抗震救灾的旗帜,“5·12”地震致残人士后援基金的广告牌,志愿者穿过的T恤……
  北川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的日记及其遗物,在地震一年之后也被放进了博物馆。每一位讲解员都会在这里停留,然后讲述冯翔的故事。
  “它或许会让人从另一角度去思考震后的心理重建,让我们更多关注对于人性的研究和剖析。”樊建川解释了这本“震撼日记”还要继续收集文物的原因。
  “范跑跑”的教学用具和他的**也被馆里收录,“之所以展示范美忠老师,是因为我们尊重范老师的言论自由……针对范老师的言行,社会公众褒贬不一,而这也证实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樊建川说。
  肖波说,当下,人们对文物的认知在深化,过去,普遍都认为100年历史以上的才能叫做文物。但如今,革命年代的物件、改革开放时期的,乃至地震时的实物都成了文物的一部分,它们和历史博物馆之间谈不上取代与不取代,“这些博物馆都是对历史进程的一次记录”。
  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博物馆,不仅记录历史,还能契合当代人的感情需求,源源不断地吸引观众前来参观。
  “面对不懂的游客时,有一种感觉想把我们知道的东西全部告诉别人,而面对灾区的人,我更想去了解,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刘小敏清楚自己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介乎于这种心理状态,坚持下来还是不难的。”
  她很清楚,就像博物馆的主题“震撼日记”一样,写了10年,这本“日记”依旧未完待续。

汶川救援老兵回顾十年变化:为参与救援感到光荣

汶川救援老兵回顾十年变化:为参与救援感到光荣
汶川救援老兵马小卫回顾十年变化
  汶川地震发生后,23岁的马小卫和战友们一起抵达灾区,到青川后徒步50多公里进山搜救,接下来的五个日夜他和战友几乎连轴转,完成震后最紧要关头的救援任务。汶川地震后这十年间,马小卫仍旧兢兢业业奋战在一线,目前是丰台消防支队方庄支队指导员,暴雨抢险,火灾救援,他始终冲在前面。但对于家人,他有说不尽的亏欠,儿子出生百天后才第一次见。
  曾奔灾区 救同胞于危难
  2008年汶川发生8.0级地震的第二天,马小卫和战友们启程奔赴灾区。青川是抗震救援官兵的第一站,震后的山路崎岖,多处滑坡和塌方,上游形成几处很大的堰塞湖,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马小卫和战友们到达震区后徒步走了50公里的山路去救人。他们用竹子搭成担架抬受伤的灾民,用随身携带的止血带、纱布给伤者包扎。
  乡政府给战士们送来几碗热汤面,可当大家得知这是群众仅存的一点粮食时,突击队员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接,而是默默地抬起救出的伤员继续向分队指挥部前进。马小卫回忆,“当时余震不断,但大家都毫不犹豫地冲进废墟,就想多救出来几个人,看见幸存者就想救。”5月19日,马小卫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五天五夜的救援任务。
  地震十年后的今天,马小卫说,“我一直以自己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而感到光荣,过了这么多年,回想起当年的事还是历历在目,那次救援让我牢记了自身的使命以及军装的光荣。在灾难面前,我们都太渺小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对生的渴望会格外强烈。”
  现冲在一线 保百姓平安
  当年的抗震英雄,如今已经三十出头,带领着一支灭火尖兵保卫着一方的平安。“平时队里有战士想家了,觉得训练苦了,我总是爱给他们讲我在汶川救援的事,我说你们肩上扛着的是最光荣的责任,你们得自己训练好了才能在灾难来了的时候救出更多老百姓”。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泻,马小卫带着队里的骨干力量共同奔赴前线,很多战士的双脚在雨水里泡了十几个小时感染,但他们顾不上这些,奋力划着冲锋舟四处寻找幸存者。2014年的一天,马小卫外出归队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区着火,二十几层楼上呼呼冒着浓烟。他立刻停下脚步询问火情,得知有人被困,马小卫二话不说,赤手空拳地跑进火场,顺着孩子的哭声救出一对母子。
  但说起自己的儿子,马小卫总心存愧疚,“儿子出生的时候我没去,第一次见儿子的时候他都百天了。”现在7岁的儿子已经是个小小男子汉,平日在家里没事就闹着要去消防队,还让大人给他买了战斗服和消防车,经常和小伙伴们炫耀说:“我爸是消防员,他特别勇敢。”
  来源:北京晨报

点击进入专题:
十年家国|新浪新闻汶川地震10年祭特别报道